广西新闻网 > 广西频道 > 正文 |
苗乡夫妻,在村里放了5000场电影 |
2025年09月18日 22:34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陈明桂 |
石安林和妻子正在放电影。龙涛 摄 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高武苗寨,有这样一对苗族夫妻:20多年来,奔走在2个山乡19个行政村89个自然屯,行程达20多万公里,放映电影超过5000场次,把欢乐带给苗家侗寨。 他们,就是拱洞乡高武苗寨苗族村民石安林和他的妻子石敏咪。 开着放映出进村入寨。龙涛 摄 石安林正在操作电影机。龙涛 摄 石安林在挂银幕。 夫妻两人搬弄原来的电影机。龙涛 摄 在苗寨放电影。龙涛 摄 自小就喜欢看电影的石安林,曾把当放映员作为自己的理想。1988年,经过努力,理想成真。那时起,石安林便在村乡两级放映岗位上,一待就是8年。 1996年,放电影,需求不再像以前那样火热。石安林便和许许多多的村民一样,去到河池宜州、海南等地务工,后来回到了村里担任村团支书和村委会主任。 2002年,为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的乡村文化供给,当地文化部门特别组建农村电影公益放映队。知道消息后,石安林第一时间和家人商量,报名参加公益放映队,负责拱洞乡和大年乡的放映任务。 由于电影放映工作是晚间,挂收银幕等也需要协助,石安林妻子石敏咪,决定跟他一起参与到电影放映工作中,从此,这个苗族夫妻电影放映队,常年行走在各村各寨。 如今,石安林已61岁。 8月26日晚,夫妻两人晚餐过后,就收拾放映设备,驾车前往电影放映点。 车子在盘山公路上一路行驶,很快来到了拱洞乡广雄村广校苗寨,石安林便马不停蹄地贴电影海报、公示电影节目,并通过广播的形式,告知当地群众。 当晚7时30分,放映现场已聚集了前来观影的群众。《烈火金钢》下集的苗语译制片,深深触动着观众的心灵。 将近4个小时的放映结束,夫妻两人便收拾银幕、放映机、音响等工具装上微型车,返回拱洞乡高武村大屯家里。此时,已是午夜。 20多年的放映生涯,妻子石敏咪始终是石安林坚强的伴侣和助手。 “跟着他去放电影,很开心,没后悔过。”石安林妻子石敏咪说道。 如今,网络通讯发达了,为何还要放电影? “石师傅经常来我们村放电影,放的电影讲苗话,我们听得懂,喜欢看。”拱洞乡瑶龙村苗族群众龙幸福说道。 据了解,译制成苗语或侗语的电影,在苗乡山村里,依然较受当地群众欢迎。 “每年我都来这里放电影,只要群众爱看,我就一直放下去。”石安林说道。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