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区域 > 防城港 > 正文 |
从一筹莫展到如释重负!港口区医疗救助,为重病家庭托底 |
2025年09月18日 12:13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苑长军 |
“这笔6.9万元的救助金,真是帮我们家渡过了难关!”近日,防城港市港口区居民苏先生的家人激动地说道。此前,30岁的苏先生突发重病,单次治疗费用达60万余元,即便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自付合规医疗费用仍有10万余元,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绝境。就在一家人一筹莫展时,港口区医疗保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数据筛查发现了这一情况,迅速将信息推送至村委会干部。村委会干部主动上门走访,告知苏先生一家符合依申请医疗救助条件,并协助准备申请材料,为这个困境家庭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工作人员入户宣传依申请医疗方面的政策。 明确范围,筑牢兜底保障“安全线” “依申请医疗救助是‘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体系后的最后一道兜底防线,核心就是关注‘事实性困难’群体。”港口区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主任严芝霞清晰地界定了政策的定位。该政策并非局限于特定人群,而是覆盖了两类关键群体:一类是已纳入低收入群体范围的居民,另一类是因罹患重特大疾病,导致医疗费用支出过高、基本生活陷入严重困难的普通参保居民。 港口区医保局工作人员向群众宣传依申请医疗方面的政策。 具体来说,自申请对象申请之日前12个月内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或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及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后,医保政策范围内应计入医疗救助费用累计超过1万元的,民政部门核对其家庭年可支配总收入、家庭财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等情况,通过召开依申请“一事一议”联席会议,结合申请医疗救助对象的困难程度,确定救助比例、标准和救助金额,切实为困难家庭减轻医疗负担。 便捷高效,跑出救助服务“加速度” “从提交申请到救助金到账,只用了30个工作日,这样的速度太让人安心了!”苏先生的经历,生动诠释了港口区依申请医疗救助的“高效”特质。为了让政策红利快速、准确地送达有需要的群众,港口区创新实施“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服务模式,将受理窗口统一设在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港口区群众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理依申请医疗等方面的报销手续。 这种模式打破了部门间的壁垒,打造出“申请-审核-发放”全流程无缝衔接的便捷通道。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操作规范,避免了群众“多头跑、反复跑”的麻烦,真正实现了救助金的“精准速达”,让困难群众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及时感受到政策的温暖。 优化升级,织密民生保障“防护网” “依申请医疗救助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政策,我们要持续优化服务,让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都不被遗漏。”港口区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潘滢表示,下一步,港口区医保部门将从多个维度发力,推动政策服务再升级。在政策宣传方面,会通过社区宣传栏、线上公众号、入户讲解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群众了解政策内容、申请条件和流程。在数据共享上,将进一步打通各部门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实时共享,让工作人员能更快速、准确地发现潜在的困难群众。同时,还会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申请材料和审批环节,推动依申请医疗救助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确保每一位身处困境的群众都能及时得到救助,切实减轻医疗负担,让民生保障的防护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