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区域 > 河池 > 正文 |
宜州党员干部沉下去 群众幸福指数提上来 |
2025年09月17日 09:47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蓝锋 |
宜州区龙头乡高峰小学学生正在就餐。宜州区教育局供图 “汛期几次大雨,社区地势较低区域都没有大面积积水,解除了内涝隐患,大家都非常开心。”年初,宜州区德胜镇德胜社区居民反应老街、西门等片区排洪沟设施老化,镇、社区党组织书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疏通,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优化改造。 今年以来,宜州区广大党员以严实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持续转作风促担当,以实际行动推动民生实事落地生根,牢牢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幸福是家门口就业 曾女士是一名宝妈,8月初,在同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登记就业需求,次日就接到了河池市天越智能服饰有限公司“宝妈就业专线”用工通知。 宜州区构建“1+16+N”就业服务网络,建成1个县级零工市场、16个乡镇零工服务站、N个村级零工服务点。同时,依托江滨路夜市地摊经济打造“人才夜市”,为零工提供高效便捷就业服务。 “过去休息在房檐下蹲着、老蒲扇扇着,现在驿站有空调、有水喝,还为我们快递小哥快速办理社保。”宜州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宜州区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暖“新”驿站等阵地建设零工小站,并从社区“两委”干部、党建指导员和党员志愿者中选任92名驿站专员,提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服务。今年以来,共帮助9800多名零工实现就业。 幸福是就医便捷舒适 “不用再拍X光片了,你前天在乡镇卫生院做过检查,我们在医联体检验结果共享平台上可以查阅。”7月,三岔镇古卜村村民兰某拖着打了石膏的腿到宜州区人民医院挂号复诊,医生调阅检查结果后,帮他做了诊疗。 聚焦就医堵点痛点,由6个宜州区直医院党委联系20个乡镇卫生院党支部,分6组组建党建医联体,辐射带动211个村卫生所,通过机制共建、资源整合、人才共享提升服务效能。推出“党员医疗服务队”“一次挂号管三天”、周日普通门诊等便民举措,优化就医流程,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同时,在公立医院开设便民服务窗口,进驻药学咨询、医学证明盖章等事项。 今年以来,累计减少群众重复挂号费用支出17.1万元,患者复诊平均耗时降至15分钟,门诊满意度提升至98%。 幸福是校园餐营养健康 “学校菜品丰富、荤素搭配、营养合理,孩子们吃饱吃好,我们家长很放心。” “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科学饮食,健康生活”学生食堂张贴各式各样标识牌,让学生们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宜州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97所学校,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总监、安全员餐安培训966人,达标率95.5%。 建立政府领航、食品采购、三方监督评价、食品安全、资金管理等“校园餐”管理机制,全覆盖成立学校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邀请学生家长轮流到学校食堂陪餐,了解学校饭菜质量。同时组织各学校开展校内师生满意度调查581次,整改问题11个,确保食材新鲜卫生、品种多样、营养均衡。 农村公路维修、棚户区改造、残疾人辅具适配……宜州从民生小切口精准发力,将“问题清单”变成“幸福清单”。2025年以来,宜州区党员干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75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