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区域 > 正文 |
“这笔钱太及时了,孩子学费有了着落!” |
2025年09月14日 22:34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卿要林 |
“这笔钱太及时了,孩子学费有了着落!”8月底,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镇,那色社区居民覃岳业紧紧攥着刚领到的38116元工资,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这是大化瑶族自治县政协通过“一线协商”,为务工人员解决欠薪难题的生动一幕。 2月18日,大化政协主席潘慧华到企业走访调研,为广西睿星服装有限公司企业纾困解难。 事情要从今年7月初说起,大化县政协主席潘慧华带队在北景镇开展“为企解忧、助企增利、促企发展”入企走访,走进广西北景三渔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时,发现企业正被一场纠纷困住。 原来,该公司此前扩建厂房,因工程合同签订不规范,与施工方在工程量核定、工程造价上各执一词,争执不下。工程虽已完工多日,却迟迟无法验收结算,受雇于施工方的覃岳业等6名务工人员,也因此拿不到辛苦钱。 7月9日,大化政协在北景镇“达化协商”议事室,主持召开专题协商会,化解薪资纠纷。 “我们找过不少地方反映,都没解决,急得没办法才去围堵公司办公室。”覃岳业回忆起此前的讨薪经历,仍有些无奈。这种极端维权方式,不仅让企业正常经营受影响,也引发了周边群众关注,埋下了社会稳定隐患。 群众有诉求,政协有行动。潘慧华当即决定依托“达化协商”议事平台,搭建多方沟通桥梁。很快,一场由企业负责人、施工方代表、6名务工人员,以及政协委员、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共同参与的薪资问题专题协商会召开。 会上,各方充分表达诉求,政协委员结合政策法规和实际情况耐心调解,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则从公平公正角度提出建议。经过三轮反复沟通、协商,企业与施工方终于在工程量核定、工程造价上达成一致,工程顺利进入验收结算环节。最终,6名务工人员拿到了总计11.29万元的拖欠工资。 8月,薪资问题有了实质性进展,三方代表到广西三渔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鱼产品生产车间共同核验工程量、工程造价,为结算务工人员薪资做最后的确认。 “政协不仅帮务工人员讨回了工资,也帮我们化解了纠纷,让企业能安心搞生产。”三渔公司负责人韦水凤感激地说,“从走访了解情况到组织协商解决,全程高效务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服务温度,也更坚定了我们在北景镇长期发展的信心。” 这起欠薪纠纷的化解,正是大化县政协推行“一线协商”服务模式的缩影。近年来,县政协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达化协商”平台功能,主动把协商服务“窗口”搬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通过入企上门问需、现场办公协商,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靶向解决企业面临的“堵点”“难点”问题。 8月,薪资问题有了实质性进展,三方代表到广西三渔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鱼产品生产车间共同核验工程量、工程造价,为结算务工人员薪资做最后的确认。 据统计,近三年来,大化县政协在入企“一线协商”中成果丰硕:聚焦企业发展需求,撰写涉企项目提案10件,推动全部10个项目落地实施,带动投资660余万元;主动介入涉企矛盾纠纷,成功化解4件,帮助企业减少经济损失近30万元;紧盯务工人员工资支付问题,解决2起欠薪事件,为务工人员追回工资12.79万元。 一次次“一线协商”,不仅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群众的心头之忧,更以精准服务持续优化当地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