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经济 · 生活 > 科教 > 正文 |
提灯引路 育梦成光|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欧善生:“我的实验室就在田间地头” |
2025年09月10日 08:34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李香莹 |
教师节前夕,记者来到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八桂田园,看到欧善生教授正在查看火龙果的长势。烈日下,他拿起火龙果仔细端详,把出现的病虫害和防治办法认真地传授给种植户。年近六旬的欧善生32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田地里,对此他笑称:“我的实验室就在田间地头。” 欧善生教授大部分时间都忙碌在田间地头。记者 游拥军 摄 1993年6月,欧善生从广西农学院毕业,毅然选择到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原广西农业学校)任教。 “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的老师就教育我,‘农业教育不能只是在黑板上种地,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当我成为老师后,带班教学,一半时间会在田间地头。”欧善生说,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现场解决问题能力。 “欧教授总是把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学校青年教师黄老师说,即使从教32年,欧善生教授上课仍会不定期地重新备课,将最新案例补充到课件等教学资源中。他主持建设的《植物病害防治》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和在线课程,编写的教材被全国多所农业院校采用。当下,他又开始探索AI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无人机巡检、病虫害智能识别等。 在学生眼中,欧教授是严师更是慈父。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陆同学说,刚入学时觉得学农辛苦,是欧教授带他们去农村调研,“看到农民因为掌握了新技术而丰收的笑容,我才明白这份工作的价值。”如今,陆同学已成为当地农业技术骨干,像他这样经欧善生培养的学生已有6000多人,其中很多人成为广西农业战线的中坚力量。“农业是需要坚守的事业,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更多年轻人学农、懂农、爱农。”他说。 “农业科研来不得半点虚假。”欧善生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每年有200多天奔波在田间地头,足迹遍布广西50多个县(市、区)。他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曾荣获广西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等。今年4月,他还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除了教学科研,欧善生还致力农业技术推广。据统计,他牵头组建“农业科技服务团”,带领师生深入乡村田野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10年间累计培训和指导农户1.2万余人次。 欧善生用32年的坚守诠释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深刻内涵,正如他常说的:“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培养学农爱农的新型人才,是我们农业院校教师的神圣使命。” 《广西日报》版面截图。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