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区域 > 来宾 > 正文 |
党建引领基层医疗 来宾市1500余场义诊送到群众家门口 |
2025年09月09日 12:17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陈煜炫 |
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卫生院到村委开展义诊活动。 “医生,我最近总是头晕,您能给看看吗?”“阿姨您坐,我帮您测一下血压。”近日,在金秀头排镇中心卫生院“党员义诊日”活动现场,内科医生、党员赵苏念耐心接待每一位前来问诊的群众,量血压、测血糖、中医把脉、健康咨询……像这样的义诊,今年以来来宾市已开展1500余场,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为破解基层党建与医疗服务“两张皮”问题,2025年来宾市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党建攻坚三年行动,打出“强基、育才、融合”组合拳,推动组织全覆盖、党员在一线、服务送上门,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建强“组织细胞” 筑牢基层医疗堡垒 兴宾区迁江镇卫生院党建阵地。 走进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中心卫生院,党建文化长廊展示着医院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和成果,党员先锋岗上的医护人员热情地为患者服务,整个医院洋溢着浓厚的党建氛围。 “以前医院党建工作比较薄弱,党员活动开展不经常,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迁江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郑盛周说,“现在不一样了,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支部加强党组织建设,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来宾市推行“三统一”模式,将全市8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属地原则,划归来宾6个县(市、区)卫生健康部门统一管理。采取选派党建指导员、专项发展党员等方式,新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党支部81个,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 落实书记、院长“一肩挑”,78.5%的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选优配强班子。建立党组织职责清单,制定党组织会议、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8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执行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现在医院管理更加规范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也更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来宾市卫生健康委机关党委办主任韦庆说。 激活“党员细胞” 扛起一线医疗担当 “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冲在前面,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这是来宾市武宣县武宣镇卫生院党员陆志营医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日常工作中,陆志营医生总是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医院的各项工作。他经常深入村屯,为群众开展健康体检、疾病诊治和健康宣教等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他更是主动请缨,坚守在抗疫一线,为守护群众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来宾市人民医院医生到武宣县武宣镇卫生院坐诊。 来宾市实施“双培双带”机制,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共开展“头雁”培训8期,培训党务骨干12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的综合素养。开展“党建+医联体”模式,设立党员先锋岗72个,组建126支“医路同行”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医生党员正成为基层医疗服务的“主心骨”,在医疗服务、疫情防控、健康扶贫等工作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优化“服务细胞” 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以前看专家要跑市里,现在镇上就能约到市人民医院的号,真的太方便了!”合山市北泗镇村民刘大爷高兴地说。刘大爷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诊。以前,他每次都要一大早赶到市里的医院,排队挂号、看病、取药,一天时间就过去了。现在,市人民医院的专家定期到北泗中心卫生院坐诊,刘大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的诊疗服务。 来宾市推动23家二级以上医院与基层机构结对,组建18个医联体和8个医共体,派驻专家下沉坐诊,9家基层医疗机构获评社区医院,让8万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群众就医获得感显著提升。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组建857个家庭医生团队,3339名签约医生奔走乡间,实现脱贫人口签约全覆盖,惠及群众超50万人。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通过远程医疗、在线问诊、移动支付等方式,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党建“一颗子”激活基层医疗“整盘棋”。如今,在来宾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