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区域 > 贺州 > 正文 |
八步区旺黎村:“小板凳”上唠出“大民生” |
2025年08月30日 21:42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夏晓云 |
8月26日晚,贺州市八步区南乡镇旺黎村的文化广场灯火通明。几张板凳围成一圈,村民们摇着扇子、伴着晚风,你一言我一语,畅谈村里的大小事——这不是普通的纳凉闲谈,而是旺黎村常态化的“板凳议事会”。这场别开生面的“夜谈会”聚焦“装皇”巡游筹备工作,并同步发放了防范蚊媒传染病的《爱国卫生运动倡议书》,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凝聚共识。 “板凳议事会”现场。冼维运 摄 众人拾柴,议事有“帮手” 没有主持台,不用会议室,几张桌子、若干板凳,组成了一个开放、平等的议事空间。在这里,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村民们脸上带着笑意,手里摇着小扇,你一言、我一语,说困难、谈看法、提建议、话家常…… 这场板凳会驻村工作队全程协助,重点就巡游安全工作细致叮嘱,着重强调人流疏导、路线规划等细节;旺黎村舞火猫传承人、“装皇”巡游活动理事长覃锡平凭借对民俗活动的熟稔,组织村民、梳理流程。村支书潘登利和驻村第一书记桌前的笔记本写得满满当当,村民代表纷纷建言献策,从巡游服装筹备到表演环节确定,从物资采购到人员分工,大家越聊越热乎,原本的“任务式商议”变成了“一家人的事一起做”。 “板凳议事会”举手表决。冼维运 摄 唠嗑间拉近距离,议事里藏着“巧思” “孩子们放寒假回来正好能搭把手,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能赶上,春节后那几天办最合适!”“巡游路线得避开窄巷子,安全第一”……大家聊着聊着,就把“装皇”巡游的时间、人员、流程初步敲定了。这种“唠家常式”的沟通,正是旺黎村的传统——村里常常利用文化广场组织纳凉夜谈,每年好几回,一来二去,村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这样的议事习惯,对村子的发展大有裨益:不仅推动了村里的产业发展,比如今年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盘活闲置土地,发展香芋产业,让村民靠“租金+务工”实现人均年增收,更成了文化传承的“助推器”。 作为八步区南乡镇的特色非遗,“装皇”巡游和舞火猫承载着村落记忆,每年都要提前数月召开筹备会,趁着学生放假、农活收尾、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空档,组织三百余名村民参与巡游。覃锡平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他常提醒自己:“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但也要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参与、主动传承,这样‘装皇’才能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南乡镇旺黎村360亩香芋种植地。蓝淑娴 摄 小事共商,大事共管,当家做主有底气 近年来,旺黎村的大事小事依托“板凳会”议出来:修水渠时,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定下最佳路线;装路灯时,大家共同选址确保照亮每一条回家路;招商引进香芋种植项目时,也是通过议事会统一思想,最终实现土地流转、产业落地。村民们真正成了村子的“主人”,从“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当家做主”的底气越来越足,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在一次次议事中持续升温。 如今,“板凳议事会”已成为旺黎村乡村治理的“法宝”。从非遗的传承到产业的发展,从民生实事到村庄规划,村民们在板凳上聊出了智慧、议出了办法,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也让旺黎村的明天越来越有奔头。覃锡平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议事场景,满怀期待:“只要人心齐,板凳上也能议出乡村振兴的大天地。”下一步,旺黎村将继续用好这一机制,广纳民意、汇聚民智,推动更多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助力村庄发展更加兴旺和谐。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