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妻人人藻人人爽欧美一区_60分钟dj视频免费观看_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_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八桂国防之窗 > 国防视野 > 正文

2025年“走边关”采访团采访南疆国门新时代“木棉花”

2025年08月02日 16:46 作者:樊成甫 阳继乐 谭苏侣 宋家聪 编辑:陶媛 实习生 田淑滢

视频制作。阳继乐

“爱心姐姐”和小朋友一起制作手工花。记者 樊成甫 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8月2日讯(记者 樊成甫 阳继乐 通讯员 谭苏侣 宋家聪)“爱心姐姐给我带来的手工小花很好做也很好看。”7月30日,在龙州县武德乡科甲村,何某娇小朋友收到了“爱心姐姐”黄丽霞、韦婷、秦新梅、钟美琪带来的扭扭棒手工花材料和其他小礼品,并在“爱心姐姐”的指导下做出了一朵朵美丽的小花,她觉得这个暑假一点都不孤独,很开心。

何某娇小朋友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跟着年迈的奶奶在家生活,这是中越边境村寨常见的“隔代监护”现象 。有了“爱心姐姐”的关心后,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甜。

而她的“爱心姐姐”正是活跃在龙州蜿蜒边境线上的“00”后青年护边指导员,又被群众誉为新时代的“边关木棉花”。

“00”后青年护边指导员在界碑前合影。记者 樊成甫 摄

为此,2025年“走边关”采访团来到龙州县采访。

据了解,2024年,龙州县启动青年护边指导员定向招募计划,组建了首批以“00后”高校毕业女生为主体的戍边队伍,成员包括黄丽霞、秦新梅、钟美琪、韦婷、杨萍等。这支队伍女性占比超80%,平均年龄仅22岁。作为南疆国门首支系统性青年女性戍边力量,她们突破了传统边防男性主导的格局,用青春热血守护祖国南疆。

针对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陪伴,在生活照料、学业辅导、心理健康等方面面临的诸多问题,“00”后青年护边指导员通过走访慰问送温暖、心理关怀解心结、学业辅导促成长等活动传递社会温暖,并每周为残障儿童“送教上门”,助力边疆孩子健康成长。据统计,2024年累计定制康复课程37套,建立留守儿童档案157份,协助26名学生获雨露计划补助。

手工花的色彩还未褪去,姑娘们又背上巡边包走向界碑——关爱儿童仅是她们三重使命的一环。自加入“卫国戍边”护边指导员以来,她们以政策传播的创新实践、民生服务的温情守护、边境巡护的坚韧步履,诠释“请党放心,强边有我”的使命担当,在边境线上重新定义“戍边”内涵,实现守边固防与民生服务的深度融合,让青春芳华在界碑旁灼灼绽放。

“为了让法律条文‘活’起来,我和同事们把普法课堂搬到集市、村头和学校,参与组织了17场普法活动。”该县金龙镇护边指导员杨萍说:她不仅仅做护边员工作,还协助法治宣传、矛盾调解、特殊人群管理等维稳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总是遇到一些不同感悟,每当看到群众达成协议,脸上洋溢的笑容时,我都无比自豪,充满了成就感。

“能亲身参与守护祖国南大门的安全,是我人生中最无悔的选择。”彬桥乡护边指导员秦新梅说:每一次踏上巡边路,她都怀揣着对国土神圣的敬畏与守护的赤诚,这份工作让她深刻理解了戍边人的艰辛,也对边境话题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与敏感,边关的界碑见证了她的成长,更见证了她“守护国土安全无上光荣”的铮铮誓言。

“看似弱小的姑娘,在巡边过程中丝毫不差男同志。”龙州县国动办有关负责人说,这群刚走出校园的姑娘在日常工作中,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每月要徒步攀山路巡查界碑,清理巡逻路上各种障碍物,检查和上报隐患,充分体现了以柔肩担重任,用脚步丈量责任的使命担当。

“被荆棘划破的裤脚,晒黑的皮肤,都是边境给我的‘勋章’。”在该县国动办工作的护边指导员黄丽霞告诉记者:通过一年多的巡边工作,她渐渐明白,卫国戍边不只是守护土地,更是守护身后千万家的安宁,守护边民脸上的笑容。同时也深深感受到护边员的辛苦和不易。从他们身上,她学到了坚持和奉献,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志愿服务的决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