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上林县巷贤镇木字村新安庄锣鼓喧天,醒狮助兴,喝彩声、鞭炮声响彻云霄。一年一度的农历正月十一“灯酒节”隆重举行,亲朋好友共聚一堂分享美食,热闹非凡……
灯酒节活动其中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庄重的祭祀仪式。上午10点整,全村人都聚集到社坛前,摆上羊、猪和鸡等祭品,逐一进行上香、叩首、跪拜、宣读祝文等仪式,祭祀场景庄严肃穆。主祭上香行三献礼、给新“添丁”的家庭发压岁钱,送去满满的祝福和期盼。
随后,全村老少都集中在村口大榕树下摆“百家宴”。餐桌上,新“添丁”的家庭会捐上一个猪头或是一只肥羊,带上自家酿制的米酒,备下盛宴迎接全村乡亲、各路宾朋,浓浓的酒香和美味佳肴弥漫村里村外,使返乡游子和客人亲切感受到壮族人家的热情。全庄乡亲、各路宾朋举杯同庆闹“灯酒”。
群众李佳勇说:“每年的正月十一这一天,我们全村的男女老少欢聚一堂,把酒言欢。灯酒节的意思就是每年每户新‘添丁’的就出羊或者猪来这里祭拜社坛,意味着来年风调雨顺,身体健康。”
据了解,上林灯酒节在先秦时就已出现。当地壮族民众认为,家里“添丁”是家族的荣耀,寄托着血脉相传、香火延续的深沉寓意。每逢辞旧迎新之际,喜添新丁的家庭便会在正月十一这天举行庄重而又温馨的“添灯”仪式。“灯”与“丁”在壮语中发音相近,后将其引申为“灯”,而“无酒不成席”,“酒”是农村节庆祭祀和招待亲朋好友必不可少的东西,由此逐渐形成了当地人传统节日“灯酒节”。
从庆祝“添丁”之喜到邻里和睦、促进和谐,千年民俗不仅顺应潮流,更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力。灯酒节活动结合了多元文化的独特性与共享性,进一步发挥传统节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