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对外工作必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这显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是因为,中国不仅致力于实现自身发展,而且注重与各国携手为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而努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方案。
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与历史潮流,也是一切向往进步美好的人们的共同追求。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同时通过殖民侵略将工业和市场推广甚至强加到全世界,形成了现代世界体系。以资本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化图景伴随着战争暴力、侵略剥削、环境破坏,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以邻为壑的恶性竞争,强权国家轮番上阵,争霸战争此起彼伏,世界人民罹受苦难。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奇迹。中国在国际冲突矛盾不断、国际局势常有动荡、国际格局多次重组的背景下,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不但破解了人类现代化发展中普遍面临的诸多旧难题,而且创造性地解决了时代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彰显出独特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中国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一幅人类现代化的全新图景,这是一条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道路。资本主义现代化在历史进程中有过显著的进步意义,但长期以来这一现代化模式存在被标准化、意识形态化甚至神化的倾向。如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自身困境重重,绝大多数迷信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迟滞困境,人类社会陷入踟蹰与徘徊。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突破了人们长期以来对现代化的经验认知,令固有的观念得以被反思;拓宽了人类对现代化的道路认识,让以资本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化得到重新审视;丰富了世界对现代化的精彩想象,使全人类的现代化发展图景翻开新的篇章。
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受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制约,发展中国家在探索现代化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多重挑战,形成了复杂的现代化路径。殖民历史和外部干预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体系性束缚。政治动荡、国家能力不足阻碍了现代化的顺利推进,不同文化与价值观带来的冲突矛盾、科技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差距,也在客观上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困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三个重要的结合:一是将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确保了中国政治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通过坚持自我革命推进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更是保持了长期的政治先进性。二是将国家发展与人民发展相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共同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三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系列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引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深厚历史文化滋养,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二者结合构筑了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文化思想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路径探索提供了重要借鉴,这种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反思自身现代化发展路径。一些发展中国家采用“依附模式”“趋同模式”或“脱钩模式”等现代化路径,始终难以发挥自身的发展主动性,实现真正的现代化。二是对比思考西方现代化发展路径。现代化不是单选题,现代化更不等于西方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助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国的现代化道路。第三,启发探索更多现代化发展路径。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提供了一种区别于西方式现代化的单一替代路径,而是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开放式、多样化的现代化思路。
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形成多元文明的社会。世界文明应该如何发展,各个文明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中国提供了完全有别于以往西方经验的理念和方案。中国倡导的“和而不同”理念,坚持文明的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推动了多元文明的共存与交流。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成为桥梁,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整体现代化进程,形成百花齐放的多元世界文明。尊重并且倡导各种文明的共同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理念与西方式发展理念截然不同的理论出发点。中国正通过自身的努力,向世界呈现中国式现代化所建设的美好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形成共同繁荣的社会。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建立在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侵略和剥削之上,而是倡导共同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分好。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通过与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来实现。中国的发展为经贸合作国家、周边国家带来福利,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带来助力。中国在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过程中,不以大国自居,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长期发展的基本需要,努力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中国积极为解决地区紧张和局部冲突贡献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始终站在和平与公平正义的一边。中国式现代化以共同繁荣为目标的全球发展观,与以各自利益为目标的西方发展观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形成命运与共的社会。命运与共是当今中国的基本世界政治理念。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无论信息技术方面、还是经贸合作方面,或是文化交流方面,已经在客观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密切互联的整体化。与此同时,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日益凸显,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越来越多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是单一国家可以应对的,需要国际社会合作解决,才能真正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无论国家的意识形态差别多大、国家利益冲突多严重,无论人们的信仰价值如何、个人追求如何,事实上已经存在于一个共同体之中。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推动全世界形成命运与共、命运相惜的认识,体现了中国为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做出的不懈努力。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