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造福贫困户
“这是双赢的事儿”
担任县委书记以来,杨勇的足迹遍布全县90个贫困村。带领青冈群众脱贫致富,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始终是杨勇心里牵挂的头等大事。
“产业扶贫是治本之策。”杨勇说,“青冈县三大主导产业,既是夯实县域经济的基业,更是助力脱贫攻坚的恒业。通过打造龙头企业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就能让贫困户在种养殖、就业等环节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走进青冈赛美公司展厅,“南瓜”产品琳琅满目,南瓜籽仁、南瓜籽油、南瓜蛋白粉……这是一家专注于深度开发南瓜产业链的本地企业,也是青冈绿色食品产业的领头羊。公司依托本地合作社建立葵花南瓜种植基地,带动贫困户增收。“企业能节省运输成本、获得优质原料,贫困户能稳定增收,这是双赢的事儿!”公司董事长蔡学贵说。
现阶段,赛美公司通过扶持发展种植合作社、企业联村包户、优先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多渠道和贫困户构建了利益联结机制,并以每斤高于市场价1元钱的价格收购南瓜籽。2018年,公司以订单种植方式种植4.2万亩葵花南瓜,带动贫困户1000多户,亩均增收650元。
“产业扶贫的牌打对了!”副县长冯晓东说,和赛美公司一样,青冈诸多龙头企业都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目前全县14229户贫困户户均至少参与两项产业。”
小财政办出大民生
“他工作起来没日没夜”
“没想到杨书记竟然垫付工资买了两头成品母猪,帮助我们家发展养殖业!”贫困户杜春义2011年得了一场大病,治病欠下的债务一度让他对生活无望。杨勇得知情况后施以援手,还帮着出主意,鼓励他重拾信心。
不仅仅是杜春义,青冈县每名百姓的冷暖都牵动着杨勇的心。“青冈的财力并不雄厚,但想方设法整合资金,对县城最大的南大沟棚户区进行改造。”县住建局局长孟庆东说,“如今,青冈城镇棚户区改造已完成90%以上,改造农村贫困户危房近9000户,百姓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让青冈百姓颇为自豪的是,在县城里就能享受到省级的医疗和教育资源。这里有东三省唯一一家县级肿瘤微创治疗中心、有全省唯一一所县校合办高中……这一切,离不开杨勇一次又一次地奔波协调。
“他工作起来没日没夜,但对普通干部的身体健康十分关心。”多位县领导告诉记者,在一次常委会上谈及干部队伍的身体健康状况时,杨勇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县委办干部张洪生说,对基层百姓,杨书记更是急群众所急,“看到一个个信访件,他总是焦虑群众的事情为什么没有及时解决。”张洪生粗略统计,今年以来,杨勇处理的信访件已达40多件。(柯仲甲)
上一页 |
第 [1]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