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开发和保护出现瓶颈
南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合理利用还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基础设施薄弱、经营机制不活、经营管理粗放、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人才不足等。
比如,在采访中有市民表示,一些已开发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大多停留在观光游览阶段,尽管景区有着非常好的生态资源,景区内的服务有些滞后。
个别景区还存在开发与保护冲突。市民陈女士说,森林生态景区主要就是去看看景点,而景点开发也比较匮乏和单一,市民也希望在不破坏生态的情况下,适当规划和开发一些丰富的旅游资源。
一些生态景区的开发者坦言,由于森林生态景区多数是属于自然保护区,一些旅游价值较高的资源往往都处于保护区的核心地带,对这类资源的开发并不可轻易地单方面去主动开发,作为景区开发者主要是针对相关部门制定的可执行的规划去开发建设。
除此之外,开发者还表示,生态景区的建设离不开人员运营和管理,这需要具备相关旅游开发与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目前,由于大多数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较低,也难以吸引一些更专业旅游管理人才前来应聘就职。
森林生态游需树立品牌标杆
那么,如何解决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特别是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冲突带来的问题?在会议期间,兴宁区代表团代表董俊荣等提出了关于做大做强南宁市森林生态旅游的建议。
代表们表示,在国家有关政策与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严格遵守办事流程的前提下,做一些有利于旅游开发的适当调整,比如针对生态旅游区范围、土地性质等,使生态旅游区内有价值的资源能充分得到开发利用,在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情况下,实现持续发展。
也有代表提出,森林生态景区的发展还需要完善产品体系,加强品牌建设。根据旅游市场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结合南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开发建设一批特色森林生态旅游产品。比如,森林休闲游、森林探险游、森林避暑游、森林体育游、森林人家体验游、森林生态文化体验游、森林生态养生游、湿地休闲度假游等,将森林生态开发与保护、森林景观游览、森林生态休闲、森林生态康体、森林生态文化体验、森林生态科普教育等融为一体。
合理利用城郊生态游填补需求
在目前南宁市现有的城郊旅游资源里,代表们期待如南宁十里花卉长廊、南宁台湾花卉产业园等比较完善的旅游资源能整合出更多精品观光游项目,满足市民到南宁近郊旅游,享受清新的空气、闲适安静的环境,放松心情、调节情绪。
对于一些城郊型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建设,有代表提出,可以根据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针对家庭、儿童、老人等不同消费人群,设计建设一系列满足假日及周末休闲需求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包括林下垂钓、林下露营、森林娱乐城、瓜果采摘、森林旅游纪念品手工DIY、“创意森林童话世界”等。
同时,代表们也认为,应该加强培养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尤其是林业、旅游与人力资源部门应加强合作,制定森林生态旅游人才培训计划,开展以基层管理干部、森林生态旅游经营业主和一线服务人员为主要对象的分级分类培训,建立全面覆盖的培训网络。做好“优才引进”计划,从森林生态旅游发达地区引进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管理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森林生态旅游管理队伍,优化经营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结构。(记者 彭媛媛 赵金玲 陈蕾)
上一页 下一页 |
第 [1] [2] [3] [4] [5] 页 |